特朗普这次可能凶多吉少!

防微信公众号被封,把文章陆续搬来,因此发表时间和写作时间不同。此文写于2020年10月12日。我很荣幸把《大巴灵顿宣言》翻译成中文。对我来说,它像新冠黑暗中的灯塔。可惜,人类恐慌了,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跟随这个灯塔走,反而,变本加厉用一刀切的封城来抵御新冠。结果,世界变成现在这样。写此文还让我明白​,我以前对西方媒体的看法过于幼稚,以为他们基本能遵循新闻的职业精神。现在看来,新闻记者也是人;是人都会戴自己的有色眼镜看世界。

104日,美国发生一件应该引起大众和各州政府都关注的事,但它却被大选的口水,淹的几乎没了踪影。

104日,在麻省的Great Barrington,来自哈佛、牛津和斯坦福大学的三位世界顶级流行病学专家,起草和签售了一份《大巴灵顿宣言》,呼吁政府结束目前一刀切的新冠防疫,采取针对性的防疫措施。注1


不到两天,这个《宣言》收到5千多医生和卫生专家,1万多医护人员和10多万公众的签字。其中包括,201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Michael Levitt。注


然而,美国主流媒体CNN、 CBS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愣是一个字没报道。

不仅如此,包括谷歌的一些网站,还一度把这个消息删了,原因是“有人冒用别人的名义在《宣言》上签名,还有恶作剧的签名”。

为了核实真假,我看了这三个人的采访和维基百科。这个宣言真是这三人所为。注3

下面是我对这个《宣言》的全文翻译。

                     
                                             《大巴灵顿宣言》

作为传染病学和公共健康的科学家,我们对目前的一刀切新冠防疫措施,对公众生理和心理所产生的损害甚为担心。为此,我们建议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防疫措施。

我们来自不同国家,政治观点有左,也有右;我们的共同之处是都现身于保护公众健康这个职业。

目前的一刀切防疫正在给公众健康造成短期和长远的严重破坏。

仅举几例:目前孩子疫苗接种率下降、心脏病情况恶化、癌症检验减少和心理疾病增加等现象,一定会导致未来几年的死亡人数增加。

这些社会成本将来一定会不成比例的,由工薪阶层和年轻人分摊。

学校关门导致巨大的社会不公。在疫苗出现之前,继续采取目前的措施会对社会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害,特别是对低下层人。

幸运的是我们对新冠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现在已知新冠对老人和病人的杀伤力高于年轻人一千多倍!特别是新冠对儿童的危险性,低于流感和很多其他疾病。

随着免疫人群增加,整个社会,包括易感人群的感染风险在下降。

我们知道整个社会最终会形成群体免疫——在一个时间点,新感染比率趋于稳定。

疫苗能协助人类取得群体免疫,但不是唯一手段。

我们的目的是在达到群体免疫前,尽量减少死亡和社会破坏。

此时,最能体现社会同情的防疫措施应该是,让新冠最小风险的人群正常生活,通过自然传染方式获得免疫;同时,对风险大的人群进行特别的防疫。我们把这种防疫措施称为针对性防疫。

采取特别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是对抗新冠的核心。比如,选择已有免疫能力的人去老人院工作,并对工作人员和探访者定期做检验。

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尽量要稳定。对于居家老人,要帮他们采购。亲属探访老人时,尽量要在屋外。

总之,对易感人群,包括几代人住在一起的家庭,要有一套让公共健康专业人士能实施的保护措施。

不需要保护的人应该马上正常工作和生活。为了降低群体免疫的门槛,这些人需要遵守简单的防疫措施,比如经常洗手和有病呆在家。

大学和学校要开始面对面授课;体育活动应马上恢复。年轻人需要上班,减少在家工作。

餐饮、文艺、体育和其他生意都应该恢复营业。

易感人群中喜欢享受社会生活的人,只要自愿,也可以出去;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则需通过共识,用非易感人群获得群体免疫的方式,达到保护易感人群。

2020104 

 此宣言由我们三人,在美国大巴灵顿起草和签署

Dr. Martin Kulldorff  哈佛大学医学教授,生物统计学家和流行病学家,擅长传染病监控和疫苗安全分析。professor of medicine at Harvard University, a biostatistician, and epidemiologist with expertise in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and vaccine safety evaluations

Dr. Sunetra Gupta 牛津大学传染病学教授,擅长免疫研究、疫苗开发和传染病数据分析模型。professor at Oxford University, an epidemiologist with expertise in immunology, vaccine development,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r. Jay Bhattacharya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  医生,流行病学家,公共健康经济学家和公共健康政策专家,擅长流行疾病和易感人群研究。professo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a physician, epidemiologist, health economist, and public health policy expert focusing o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vulnerable populations.

《宣言》起草人之一Dr.Jay Bhattacharya 教授接受采访时说:我对科学界掌握话语权的人,比如福齐(Fauci) 等,压制科学界不同声音的做法,感到非常伤心。科学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当人们说,要服从科学,实际上是意味服从被经过筛选的科学。4

特朗普说:我不是在跟民主党竞选,我其实是在跟媒体竞选。

以前,我不相信;现在,我信了。



2016年,媒体没把特朗普放在眼里,因此,大意失荆州;2020年,媒体把他当对手了;这次,特朗普凶多吉少。

行文到此,我想问问CNNCBS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周报的新冠问题记者、编辑和评论员们:你们一定看到了这个《宣言》。你们是真觉得自己有资格和能力判断这三个人的科学不正确,怕误导大众,所以才决定不让你们的读者知道这个宣言吗?


20201012 

1“https://gbdeclaration.org/”

2“Thousands of scientists urge end to 'devastating' lockdowns" washingtontimes.com

3“Dissenting scientists issue Covid-19 herd immunity declaration” youtube

4 “Dr. Jay Bhattacharya, the "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 calls for an end to COVID-19 shutdowns” youtube.com



以下是我被封的文章 ,现在把它们转到此,希望后人能看看当时中国的写作自由。


疫苗最大的讽刺 》《孩子需要打新冠疫苗吗?》  《2025 年 》 《猪名贵》《流氓也可以做好事》《  美国依然是我心中的灯塔》《你是什么GDP?》《川普眼中的朝鲜战争  》《中国超越美国最佳时机》《纯粹扯犊子! 》《独立思考为什么难? 》《我为什么不看中国历史? 



以下是我的新冠文章  我从2020年初开始写新冠,没想到一下子写了二年。新冠改变了我熟悉的世界。我要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除了让后人研究时,留下我这个当事人的视角外,更希望同被新冠影响的人,在此一起反思:我们对新冠是不是反应过度了?如是,我们每个人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2022年1月《孩子的事,能糊涂吗?》 雅典瘟疫的启示《疫苗最大的讽刺》《群众眼睛白内障》《澳洲人为什么被骗?《我又想讲课了》 《小德怎么得罪了澳洲》《新年傻B立志》

2021年12月《这个圣诞让人失望》《准备与新冠肉搏》《孩子需要打新冠疫苗吗》《再为墨尔本哭泣》

2021年11月《补补水吧》《这个女孩为啥胆大?》《别轻信医生》《愚人易,醒人难》《我应该打加强针吗》《必须打仗》

2021年10月《中国移民的楷模》《二丫你好》《万一科学又错了!》《有什么难言之隐?》

2021年9月《去你妈的科学!》《澳洲人的难题》《两岸猿声啼不住》《最近新冠有点乱》

2021年8月《有些事藏不住》

2021年7月《被遗忘的瑞典》《你不知道的Delta》《澳洲骑虎难下》

2021年2月《墨尔本的房价为什么比悉尼低?》《谁能笑到最后?》

2021年1月《谁能保证不被阳性?》《我是杠精》

2020年12月《悉尼不是墨尔本,别慌!》《我爱悉尼》《人一天能犯多少个错误?》《谷歌能否辨别真假?》《如何给孩子洗脑?》

2020年11月《这些美国人不是胆大》《愚笨人的问题》《必须公布总死亡人数》《让我恐惧的是人性》

2020年10月《川普凶多吉少》《丰乳翘臀的代价》《他必须死》

2020年9月《福奇有没有可能错?》《我也当网管》《美国口罩竞选》

2020年8月《德国人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