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逆反了!
防微信公众号被封,把文章陆续搬来,因此发表时间和写作时间差距很大。作者 黄铁鹰
11月15日,丫丫正好二岁半。不知为什么,好像一过二岁半,百依百顺的小丫丫,突然不听话了?
不仅不听话,而且公然冒犯大人。
比如,昨天吃饭,她故意把饭往地下扔。她以前也扔过,那是因为好玩。育儿专家说,小孩都有这个行为,他们在探索“自由落体”。
可是丫丫已好久不扔了;不仅不扔,还常说,我是大孩子了,吃饭不掉饭。
昨天她扔饭时,妈妈警告说,不许扔饭!
她盯着妈妈的眼睛,又拿起一块肉,使劲扔到地上。
她妈一把把她抱下凳子,说,不要吃了。
被放到地上的丫丫,像个小野兽冲着妈妈又抓又咬。她妈毫不留情把她推到一边。
她嚎啕大哭起来。
我过去抱住她说,扔饭不对,打人更不对。快点把饭捡起来。你都知道了,姥爷每次都把你掉的饭捡起来,还要擦地,多累呀!
她不捡。
我说,姥爷跟你一起捡。
于是,她蹲下来,跟我一起捡。可是她捡的时候,她用手狠狠地碾她扔在地上的那块肉,表情极其愤怒!
为了教育她,我把被她碾扁的肉捡起来,一分两半,说,咋俩把这肉吃了吧。
她不情愿地吃下半块被按扁了的肉。
这是我第一次看她跟人打架,也是第一次看她发这么大脾气。
我太太说,这孩子应该很犟,脾气不会太好!
我说,不对呀,她刚二岁,每次吃完饭,虽然不情愿刷牙,但在我们督促下,最终都能把牙刷了。
还有,她扔下的垃圾和脱下的鞋,只要提醒她,她都会把垃圾放进垃圾桶和把鞋放到鞋该放的地方。
更关键的是,去商场和外边玩,只要提醒她,从来不会拿商品和别人的东西;睡觉前,只要讲完故事,她也从来都是自己睡!
为什么最近就不听话?
谷歌真神。我把“二岁半孩子为什么开始反叛?”输进去,二万多篇相关文章出来。
读了前二十篇,放了心,因为不仅丫丫这样。
很多家长在网上在求助:”我家原来的乖乖女,怎么突然变成了事事说“不”的反对派?!
专家说,反叛是小孩发育的正常行为,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反叛;反叛恰恰说明,孩子发育正常;没有反叛,孩子不可能形成独立人格。
这句话对我教育大。它让我明白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
什么是探索?探索就是试探边界,像哥伦布那样去冒险寻找新大陆。
丫丫的世界就是她每天的环境,包括她的身体。
看看手能伸多长?嘴能不能吃到脚?单脚能不能立起来?桌子能不能爬上去?脑袋撞墙疼不疼?.....。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这样用肢体试探边界的能力,那一定是个残疾儿。
随着孩子大脑的发育,大脑也要不断试探边界。
大脑探索边界的方式就是寻找自我;自我的标志是独立思维;独立思维的标志是自己说了算。
我相信,丫丫迄今为止听到最多的字一定是“不”。因为在她每天探索的过程中,看她的人都会不断跟她说,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
所以当她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时,首先探索的边界一定是——大人说了算,我也能说了算;大人能说“不”,我也能说“不”!
这同她看我能让水龙头神奇流出水来,她也非要试试一样!
由此可见,反叛说明她大脑发育正常。
这些文章让我明白:丫丫说的“不”,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随口说的“不”意味什么?她很可能就是为了“不”,而“不”。
所以不能把她的“不”,真当“不”;更不能把她的“不”联想到她的性格和未来会怎么样?
怎么对待丫丫的反叛?这些文章也给了相当多的建议。
有几招跟我自己摸索的办法不默而合。
1)转移视线。
对她的“不”不要有任何反应,用一个别的能吸引她注意的事或物,把她引入歧途。
比如,她说不刷牙,我把四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牙刷拿出来,问她要哪个?她很可注意力转到选牙刷上;接下来自然就是挤牙膏。
2)连唬带吓。
比如,她不刷牙。就跟她讲蚂蚁专门吃牙缝里的食物,睡觉张开嘴,它们会一堆一堆爬进去。如果她还不就范,就跟她说,你选吧,要不去看医生打针;要不刷牙?结果,她很可能选刷牙。
3)动之以理。
要像跟成人一样给她讲道理。目的不是让她明白道理,因为她不可能明白。我把讲道理当成让她多听中文的训练;副产品是讲着讲着,她很可能把她的“不”忘了。
4) 让她作主。
非原则问题,比如,逛商店时,她非要光脚丫;听歌时,她不听“可爱的一朵茉莉花”,非要一遍遍听刀郎的“西海情歌”;吃饭时,想用手,不想用勺......,就尽可能让她作主。
这样做虽然有点不规矩,但这是培养她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代价,从小不独立思维,长大怎么可能?!
澳洲毒品泛滥,有独立思维能力人才有可能对抗同伴压力。
我太太说,你这些招不就是把她当个小傻子?!
的确,同成人的智商比,丫丫现在就是傻子。不信,请看看5岁孩子的脑核磁共振图,同20岁的区别有多大!
丫丫的大脑结构尚未发育完成,怎么可能用成人的方法教育他?!
美国儿童教育学家,曾给三岁孩子做过一个分颜色和分形状的实验。(注1)
实验由二个游戏组成。第一个游戏是颜色分类。实验者要孩子把红绿二种颜色,分别印有卡车和花的卡片,按颜色分开放到两个盒子。结果,三岁的孩子都能正确把卡片按颜色分开。
第一个游戏完成后,孩子们马上被要求玩第二个游戏,这个游戏是形状分类。
实验者要孩子把同样的卡片,按卡车和花分开(注:红色卡片有印卡车的,也有印花的;绿色卡片也是同样。)。
实验者在应该放卡车的盒子贴上绿色卡车,在放花的盒子贴上红色花。
实验者问,卡车应该放进哪个盒子?花应该放进哪个盒子?
孩子都能正确指出放卡车和花的盒子,于是,实验者让孩子开始分。
结果,这些三岁的孩子把印着卡车的红色卡片大都放进贴着红色花的盒子,把印着花的绿色卡片大都放进贴着绿色卡车的盒子。
这个实验说明3岁孩子的大脑,尚未发育到能同时处理两个信息。这就是我“欺负“丫丫的方法能奏效的原因。
不过,该实验也提醒我,对付丫丫要与时俱进,因为儿童大脑发育神速。
实验者让4岁的孩子做同样的实验,他们很少犯3岁孩子的错误了!
仔细回想,迄今为止丫丫对我的反叛,都能被我化解,主要原因其实不是上述四招的功效,而是因为我相信美国儿童教育创始人Gesell 的理念,用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跟丫丫周旋。
Gessel教授认为,1)儿童教育主体不应该是老师和家长,而是儿童自己;2)孩子都有自己的生理发育周期,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超越孩子的发育;3)反叛是孩子某些发育周期的正常反应,不同周期有不同的反叛;4)家长应享受它们,因为它们稍纵即逝;5)孩子在全神贯注玩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注2)
我和丫丫去商场,大部分时间是她领着我,她喜欢逛什么店就逛什么店,喜欢逛多长时间,就逛多长时间。
一天,她站在一个理发店窗口,全神贯注看人家剪头发;最后,因为她看的时间太长,剪头发和被剪的人都停下来笑着看她。
从外面回来,她不愿意下车,就让她在车里玩。我相信车里的奇怪空间和具有质感的皮革座椅,是最适合她当下的教具。
太太的教育理念跟我相反,很早就教丫丫背唐诗。丫丫还真学会了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边说还边抬抬头和低低头。
我说,她脑袋连自己家和姥姥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你就让她思故乡!?
太太说:至少让她熏陶一点中国文化。
一天,能背唐诗的丫丫让我俩目瞪口呆。
我家凉台经常来一只笑鸟,它嘴很大,不怕人。丫丫怕这个鸟,每次来时,都让我把这个它轰走。
一天,这个鸟又来了,丫丫大喊“Go away! Go away" (滚开,滚开!)边喊边用手吓唬鸟。但,鸟无动于衷。
丫丫的脸气的红了,冲着鸟,用嘴吃力的发出” f--uck, f--uck!" (操,操!)
我没太听清她说什么?我问:你说什么?
她又磕磕巴巴,用力发出“ f--uck, f--uck !"
我问,你听谁说的?她不吱声。
我太太说,不要说,这是脏话,不好听!
丫丫现在经常光腚跑,还没有耻辱感,她知道这是脏话吗?!
2019年12月 10日 悉尼 黄铁鹰
注1 https://nurtureandthriveblog.com/toddler-defiance 注2https://www.tutor2u.net/hsc/reference/maturation-theory-gesell
丫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