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夸孩子?

 防微信公众号被封,把文章陆续搬来,因此发表时间和写作时间差距很大。作者 黄铁鹰



​外孙女丫丫13个月了。一过周岁,她开始有点性格和态度了。


每周,她去托儿所两天,周末由爸妈带,另外三天是我和太太看。


太太叨咕,听专家说,孩子1—3岁是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丫丫跟咱俩时间最长,我们要考虑她的教育了。


丫妈是八零后。她1—3岁时,我和太太不知道,也没精力教育她。


现在有时间了,我俩希望能把丫丫教育的比丫妈好。


太太说: “丫妈小时,咱们对她鼓励不够,说她毛病的时候多。


你看澳洲家长,夸孩子是口头禅,张口闭口,好小子!太棒了!真聪明!做的好!所以澳洲孩子比中国孩子自信....。”


我说:“那咱们也夸。”


可是一个还不能站着和说话的小人,哪有那么多地方值得夸?


我只能没事找事的夸:“丫丫真棒!丫丫笑的真好看!丫丫真好,怎么总也不哭......!"


有一次,我甚至夸:“丫丫真厉害,屎拉得都这么好!”(有一段时间,丫丫便秘,她的大便成了关注的重点。)


丫妈听我这么夸,有点受不了了。


她说:“爸呀,没这么夸的!你这是玩呢。夸孩子也要讲究方法。你看看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Dweck ,对如何夸奖1—3岁到孩子是怎么说的!” (注1


看了Dweck的研究,大吃一惊!


原来1—3岁的孩子,夸奖不得当,容易出毛病,而且是大毛病!


Dweck 教授说,孩子的确需要夸,但夸孩子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夸孩子的能力,比如;你真聪明!你能跳这么高......! 一种是夸孩子的努力,比如,你真顽强! 你真能想办法......!


夸能力是注重孩子做事的结果;夸努力是注重做事的过程。


Dweck 教授做过一个实验。她找了57个有一岁孩子的家庭。她把这些家的大人同孩子的交流过程,每年录一段录像;一直录到三岁。


然后,研究人员反复观看录像,把录像里大人夸孩子的每句话分成三类——夸奖能力,夸奖努力和其他夸奖。


当这些孩子上小学了,Dweck 教授给孩子们出测验题——“聪明是天生的?还是学习得来的?”


结果发现:被经常夸努力的孩子,更多的选择了,聪明是学习得来的答案。


研究人员跟踪这些孩子到小学四年,结果发现:认为聪明是学习得来的孩子,学习成绩明显好过,认为聪明是天生的孩子!


这事严重了!


原来怎么夸刚满周岁的丫丫,竟能决定她五年后,上小学时对聪明的看法?


而这个看法又能影响她的学习!


对照着这个实验,我开始检讨:我夸丫丫时,总是因为她做了空前的事。


比如,她第一次把电子玩具开关打开,第一次扶墙站起,第一次自己用勺吃饭....。


我一定会说:丫丫真聪明!丫丫真厉害!


我的夸奖就是注重结果的夸奖——把丫丫的能力同结果联系起来。


其实,丫丫在第一次打开开关前,她一定摸索了很多次!是之前的很多次试错,才让她“聪明”了一次。


丫丫在站起来之前,不知摔了多少次,直到平衡能力强了,她才最终站起来。


可是我的夸奖把这些过程都忽略了。


而恰恰是这些过程造就了丫丫的能力。


1-3岁的丫丫不可能理解——没有过程,哪有结果?没有努力,哪有能力的逻辑?


想想看,1-3岁的丫丫会取得多少空前的成绩?


如果每次有结果—就聪明,就厉害,就被夸奖;没结果—就不聪明,就不厉害;就不被夸奖。


丫丫自然而然就愿意做容易有结果——简单和擅长的事;而不愿意做不容易有结果——难的和不擅长的事。


Dweck教授说,夸多了,孩子做事本身的兴趣就会转到争取夸奖上。


当她习惯获得夸奖后,没有夸奖或怕得不到夸奖,做事就开始计较得失了!


于是,这样被夸出来的丫丫,上学后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感谢上帝,让我在丫丫13个月时,碰上Dweck教授。


我又找到Dweck 教授对373个美国初中生做的一项实验。(注2 


刚上初中的学生,青春期也刚开始。面对身体和环境的突然变化,很多学生不适应,因此,美国初一初二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会持续下降。


这些学生刚入学,Dweck教授的团队就对他们进行——聪明主要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测试。


然后,对这些学生初一和初二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


结果发现:相信聪明主要是天生的学生,数学平均成绩持续下降;相信聪明主要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数学成绩是上升的!


接下来,Dweck想看看:如果改变学生对聪明的看法,是否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这个实验是在99个初中生身上做的。


研究人员把他们分成二组,对他们分别做了8次(每次25分钟),关于大脑生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讲座。


这二组的8次讲座,有4次相同,有4次不同。


不同的4次讲座,对第一组讲的是如何提高记忆效率。


对第二组讲的是:解决难题和掌握新知识,会让脑神经之间建立更多联系;脑神经的联系越多,人就越聪明。


老师用鲜活的图示说明,当人在为难题绞尽脑汁时,大脑神经会发生的变化。


结果,听完这八节讲座后,第二组学生的数学成绩停止了下降,开始上升;第一组学生的成绩仍按原来的轨迹继续下降。


讲数学的老师不知道每个学生参加了哪个组,也不知道每个组讲什么内容。


但老师不久就能把第二组的一些学生挑出来,因为他们有时开玩笑说:“解这个题真累,我的脑神经应该多建了几个联系!” 


知识真是力量。对聪明的看法变了,人也变了。


知道聪明是学出来的。学习的目的就变成不仅是通过考试,也为了聪明。


成绩虽然不理想,但费了脑筋,收获了聪明!


Dweck 是美国文理科学院的院士(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72岁仍在教书。


她最让心理学同行佩服的研究,是在400个小学5年级学生身上做的。(注3


研究人员一对一给每个学生,做一次10道题的口头智商测验。


做完后,研究人员给每个人打分。对其中一半学生说,这个测验很难,得这么高分,你一定很聪明。


对另一半人说,这个测验很难,得这么高分,你平时一定学习很努力。


之后,这些学生又被要求做一次测验。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这次测验有两套题,一套比上次还难,但更有意思;另一套跟上次一样难;你们可以任选一套。


结果,被夸聪明的学生,有33%选择了比上次难的题,67%选择了跟上次一样难的题。


但被夸努力的学生,有92%选择了比上次难的题,8%选择了跟上次一样难的题。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有让这些学生做一次测验。这次难度同第一次一样。


结果,被夸聪明的学生,平均分数比第一次下降20%,被夸努力的学生,平均分数比第一次上升近30%!


一个降20%,一个升30%。仅仅是不同的夸奖,竟给学生的成绩带来50%差距!


为什么?


被夸努力的学生,更多人第二次选择做难的题;做过难的,再做简单的,自然容易!


被夸聪明的人,再做题时会患得患失——怕做错了,被人说不聪明!


Dweck 教授伟大。用如此简单的实验,把人性揭示的淋漓尽致!


人是社会动物,需要别人认可。聪明就是认可。


我们都知道龟兔赛跑,我们都为小乌龟加油,可是谁愿意当小乌龟?!


小乌龟具有先天劣势(不聪明)——不被认可。


我中学时,经常偷偷学习。怕的是被人当作小乌龟——不聪明。


一般人认为,聪明还用花那么多时间学习?!


刚上大学,一看同学都比我聪明,怕被淘汰,让人笑话,想退学。


正准备退学时,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出来了,一看还不太差!


于是,我明白了努力可以弥补聪明。从此,我承认自己笨,整天待在图书馆。


一天,一个聪明的同学,在操场向我请教问题。我用树枝在地下写公式,足足给他讲了10分钟。


从此,我知道我不太笨,以后再看北京的天,也经常是蓝色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看,知道自己聪明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Dweck 教授的研究还揭示:相信聪明是天生的学生,除了不愿意接受挑战,还容易作弊和不太敢问问题。


越看Dweck 的研究,脑袋越乱。


不是不明白她说的道理,而是不知道怎么夸丫丫了。


我和太太商量:“ 我先给丫丫制定一个临时教育大纲吧,你看看行不行?”


丫丫教育大纲


1)宗旨:在1-3岁期间,要培养丫丫克服困难的性格,独自探索事物的习惯,能自己吃饭和大小便的能力。


2)1-3岁对她禁用聪明二字。


反正她早晚要知道这个词,推迟到她脑袋懂的更多时,再跟她解释聪明是哪来的?


3)每天要给丫丫独立探索世界的时间;这个时间要多于大人陪着的时间。


1-3岁的丫丫,玩脚指头都是在学习。她每时每刻都在克服困难——试图站,试图脱衣服,试图穿袜子,试图开抽屉......。


根据Dweck 教授的理论,掌握技能、解决难题的过程,正是脑神经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聪明的过程!


4)夸奖必须具体。不能只说,好姑娘!真棒!


比如,丫丫摔倒爬起来,要说:“丫丫真棒,摔倒还能爬起来走!”或者“丫丫能用勺子把饭吃进嘴里了,真能干!”


第 5)条还没想好,太太就打断问:“如果丫丫摔到,趟在地上哭,不起来,怎么办?吃饭时,往地下扔饭,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请大家给我们出出主意吧! 万分感谢。


后记:通过写这个文章,我知道了,作为外公不能把丫丫当玩具。


带丫丫的5个月,是我生命中笑的最多的一段时光。她是我从没有过的,最好玩的“玩具”!


与其说,丫丫需要我,毋宁说我需要她。

我其实是打着带她的名义,主要是自己玩。


怎么玩?就是对她泛滥的夸奖,鼓励、赞美和戏逗。


Dweck 教授的研究让我明白,再小的生命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她成长发育的过程,任何过多的干预(哪怕是鼓励)都是不健康的。


因此,不仅不能随便夸孩子,也不能多夸,包括夸奖努力,也不应该过多。


丫丫现在想站起来。她经常红着脸,喘着气;颤微微的腿,跪着,蹲着,半站;站起来,摔倒;从头再来,乐此不彼。


此时,她全神贯注、旁若无人,充满兴趣地在探讨,身子怎么能把脑袋举得起来?


生命力让她在努力把自己变成人。这是自然的力量,不应该夸!


这种探索让她乐此不疲。这不是体育训练,她不觉得苦和烦。她不需要毅力,因此,不需要鼓励。


此时,夸奖不仅会分散她的快乐,还会把她快乐的动机,从探索世界变成博得掌声!


C罗和梅西的足球基础,都是在儿童时形成的。他们儿时玩足球,不是为了掌声,而是兴趣。


此时,我需要的只是关注她,参与她和协助她。比如说,快站起来了。扶着凳子试试?再来一次?


2018年 6月23 日 悉尼 黄铁鹰 


注1 《Parent Praise to 1- to 3-Year-Olds Predicts Children’s Motivational Frameworks 5 Years Later 》Elizabeth A. Gunders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Sarah J. Gripshover, Carissa Romero, and Carol S. Dweck Stanford University  注2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Predict Achievement Across an Adolescent Transi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and an Intervention》 注3 《A Study on Praise and Mindset 》Carol Dwec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