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忙着实现共产主义
防微信公众号被封,把文章陆续搬来,因此发表时间和写作时间差距很大。作者 黄铁鹰
去年,我太太的妹妹有了孙女。太太在澳洲开始给她买奶粉。
今年,我妹妹又添孙女,太太的采购量加倍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孙女和很多中国婴儿都吃一种牌子的奶粉。
于是,这个奶粉在澳洲经常脱销。
为了保证澳洲婴儿能吃到这种奶粉,商店开始对这种奶粉限购;一人一次只能买2罐;有的超市把奶粉下架,要买,必须找店员。
我太太现在一次要买四罐。怎么办?她逼着我也去买。
我说:“这么个买法,再加上零打碎敲的运,奶粉能便宜吗?我就不信那么大个中国,怎么可能买不到这种奶粉?”
太太说:“不是买不到,也不是价钱问题,是不知真假!”
我说:“去京东天猫沃尔玛这些大商家,应该不会有假货。”
太太说:“你知道啥?!你看看那些奶粉造假的消息。要是你孙子,你敢买?”
去年,我和太太就争论过这个事。每次争论到此,我就收声,反正也不用我买。
这次不一样了,我被逼着进入导购行业,我要把这个事搞清楚。
于是,我在大学同学的微信群里问:“你们在国内第三代的奶粉都是怎么买的?”
一个还没退休,在上海当公司高管的说:“我外孙女的是请人从德国买的。”
一个退休的上海著名教授说:“我孙子的好像也是请人从澳洲买的。”
一个退休的北京副局长说:“我孙女的也是请人从国外背回来的。”
我家的俩妹都是东北中产阶级。我原以为是她俩消息闭塞,眼光狭窄,过于迷信国外。
没想到这三个上海北京的上等阶级,也这么迷信国外!
一个在日本大学教经济学的同学,一语道破天机:“代购生意在二个行业最发达,一个往小孩肚子里填的东西,另一个是往女人脸上抹的东西。人类在这两个东西上最不敢含糊!”
另一个在法国的同学说:“听说一些做代购的人,必须要向中国买家提供,买的东西是真坐飞机背回来的证明!”
我靠!真是假变真来,真也假。
这5个婴儿的家长一定是被假奶粉吓怕了,所以宁可相信熟人,也不敢相信中国商家——所有中国商家!
但我相信中国卖真货的一定多过卖假货的。我奇怪这些卖真货的,为什么不能说服这五个婴儿的长辈?
于是,我跟几个做乳品、粮食和生鲜行业的朋友请教:“我现在要给东北的妹妹买澳洲奶粉,但我不想在澳洲自己买了寄回去,我想在网上直接买。请告诉我哪家网站比较靠谱?”
他们说:“京东和天猫都行,京东承诺卖假赔十。”
于是,我上了京东网,键入二个妹妹要的奶粉"爱他美白金2段",一按回车键,出来700多个!
我太太说:“不对,是澳洲进口的,上面要没有中文字的。”
我又键入“爱他美白金版2段澳州”,仍然冒出200多个!
同样的牌子,同样的包装,同样的产地,都是澳洲直邮,都说是真货,但价钱不一样,最高的229, 最低的161!
有的含税,有的不含;有的免运费,有的说免基础运费:有的可以用优惠卷;有的说"满69元返尿裤湿巾NBS优惠券119减20."....。
我脑袋一下子大了!
仔细一看,原来是200多个不同名字的中间商一起在京东网上卖这个奶粉!
这等于在同一个超市货架上,摆了200袋包装和重量一模一样的“五常大米”,但每袋价钱不同;有的送货,有的自提;有的有折扣,有的没有......!
更要命的是,有个奶粉下面,有个小红框;鼠标一点,出来八个字“京东自营,品质保证。”
京东呀,你这是搞什么鬼?! 难道我搜出来这200多不带这个小红框的,就没有品质保证?
那何必把他们放上?
还有个产品下面,有另外一种小红框,鼠标一点,出来几个字:“京东物流仓配,商家提供售后服务。”
那是不是别的物流就不提供售后服务?
经济心理学证明,人选择越多,越难选择。为什么?怕选错。
为了让顾客容易买东西,零售商永远在两个问题上费脑筋,1)如何在有限的货架上,摆更多种类的产品;2)如何在每个产品上,摆更少的品牌。
为什么要摆更多种类的产品?因为一站式购物方便。
为什么每个产品要摆更少的品牌?原因是让顾客少对比。
对比越少,纠结就越少——顾客就更容易掏钱买东西!
可是京东为什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把“爱她美白金版2段澳洲”这一个品牌,变成了200多个不同价格的产品!
相反,我在亚马逊中国网上,输入“爱他美白金版2段” ,只有一个产品冒出来。
品牌代表信誉。
顾客在京东网买东西的信誉=产品本身信誉+中间商信誉+物流的信誉。
200多个中间商和各种物流公司,京东怎么保证他们都不卖假货,不调包?
京东承诺的“卖假赔十”不是保证,是事后的惩罚。
可是孙子是命根子,但凡能找到熟人在国外买的,谁愿意赌这个万一?!
听说刘强东也是人大的。作为你的师兄,我在你的网上整整花了6个小时,才订了二罐奶粉。
如果不是为了好奇,我几次烦的不想买了。
网上传闻,你说:“过去很多人都觉得共产主义遥不可及,但是通过这两三年我们的技术布局,我突然发现其实共产主义真的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
如果你真这么想,我建议还是先把我妹买奶粉的问题解决好,再实现共产主义吧。
2018年5月24日 悉尼
我的新书广告
当今几乎见不到没跳过槽的人。怎么跳才能越跳越高?至少,不能越跳越低。这是跳槽前最费脑筋的。我的17个学生亲述了他们自己跳槽的困惑,然后,我请一群老板和有跳槽经历的人,对这17个跳槽者的跳槽,进行了点评。于是,有了这本《跳槽内参》书。
《跳槽内参》5月出版,订购请点左下角的“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