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学不会》再版
防微信公众号被封,把文章陆续搬来,因此发表时间和写作时间不同。此文写于2016年5月。
今年4月,出版社告诉我《海底捞你学不会》卖过了100万册,需要再版。2011年出这本书时,没想到能卖100万,否则,一定会好好同出版社谈条件,发一笔小财。
我2008年研究海底捞,2009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刊登这个案例后,开始在北大光华讲海底捞。那时她才二十几个店。
我的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MBA和EMBA。讨论这个案例时,总会有不服气的学生。
不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海底捞那时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等几个北方城市。北方餐饮业的服务水平往往不如沿海,因此有人会说,海底捞如果在深圳和上海这样的地方,一定不会引起如此的轰动。二是,海底捞这种过于以人为本的管理,几个店还行,规模一大,可能不行。
六年过去了,海底捞开到了深圳和上海。上个月我在深圳讲课,学生们告诉我,深圳的海底捞也排队了。
海底捞现在有160多个店,在新加坡韩国日本台湾和美国都有店了。新加坡和台湾的店,高峰时也要排二三个小时。海底捞东京的店长,竟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
让我吃惊的是,海外这些店也都赚钱了,有些店甚至赚的比国内店还多。我问张勇,那些地方的人工不是贵吗,怎么赚钱比国内还多?他说,人工表面贵,但实际贵不了多少。国内一元钱工资,公司要支付一元五的成本;国外综合税收低,效率也高一些。
八年对任何公司都不是一个短的时间,因为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才50多年。我问张勇,海底捞的管理方式有那些变化?
他说,没什么实质性变化,只不过变的更简单。我们取消了区域管理这一级,总部直接对着每个火锅店,经营管理的决策权更向店集中了,毕竟那里才是生意发生的地方。另外,我们数量考核的指标更少了。
我说,你们的数量考核指标本来就很少,还能怎么少?
“我们上个月取消了翻台率。”张勇说。
我吃惊的有点说不出话,没听说哪个餐馆不考核翻台率的,这不是餐饮业的KPI吗?
张勇说,任何指标的考核,都会引起员工的过度关注。比如,为了提高翻台率,员工就不会接受就餐高峰时间的预定,因为顾客排队等着就餐的翻台率一定高。但过长时间的排队,让客户体验不好,这有违我们的终极目标——让客户满意。
在让员工满意的方面,海底捞也做了改进。几年前,基层员工开始实行计件工资,比如,端一盘菜几毛钱,收拾一张桌子几元钱,切一盘肉多少钱…….
张勇说:“我就是想让员工赚的多,这样他们才能把孩子老婆接来在城里站住脚。一个员工有权给客人打折免单,他就是个小老板。他至少应该做上十几二十几年,才会同客人越来越熟,才会有工作之外的圈子,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你看,法国那些服务员很多不都是白头发的吗?!”
张勇,你真牛B!学术界正在讨论老龄化的问题,海底捞已经干起来了。我相信十年以后,中国端盘子的也会有相当的白毛女白头翁。
现在海底捞,国内有些店服务员的月收入已达8千元。
很多读者关心书中人物的命运。在此,我给大家更新一下:张勇还是大股东董事长;二股东施永宏,又回到公司协助张勇;杨小丽还是总经理,生了一对龙凤胎;“高龄”干部谢英成了副总;学历最高的苟轶群还是财务总监。袁华强在洛杉矶负责北美业务;小林忆结婚生了孩子负责外卖;杨滨负责国际采购。海底捞的管理层至今还是没有空降兵,只不过2009年以后,张勇把7个高管都送到北大光华读EMBA了。
这7个高管,六个是初中毕业,一个是中专毕业。他们都是从服务员干起,在海底捞平均工龄20年以上。上课时,同那些“高大上”的同学们相比,他们不太喜欢发言。除非我点他们的名,他们才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海底捞的做法。
他们背后跟我说,我们不喜欢发言,是因为对别的行业和企业不懂,怕说错话。另外,大多数同学也没做过餐饮,我们说的他们也不明白。比如,大多数人都以为海底捞就是靠出位的服务取胜。其实,消费者哪有哪么傻,就因为免费做指甲,人家就愿意等二个小时?做餐饮的谁还不明白:一个餐馆要做得住,必须在口味、价钱、服务、卫生和地点这五个基本功上都达标;在此之上,如果有一两项特别突出,顾客才记得你。
海底捞2006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底料厂,底料厂厂长告诉我:“黄老师你以后要吃火锅,一定要找大的、连锁的火锅店。这样的店对底料会比较注意,因为底料里的问题太多了,很多原料我们必须用人手挑拣才敢使用。”海底捞在内蒙有自己的屠宰场,亲自屠宰的肉才放心。
研究海底捞后我才知道,蔬菜上的农残靠水泡是洗不掉的,最好的方法是用水强力喷射,因为蔬菜表面也有呼吸的毛孔,农残会藏在里面。海底捞2007年就开始用洗菜机,跟2008年奥运会给运动员用的一样,都是意大利同一个厂家的。
海底捞让我明白了,我以前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是错的。企业竞争从来就没有一剑封喉一招制胜的法宝,核心竞争力首先是均好。这同运动员首先是健康人的道理一样。
《海底捞你学不会》出版后,很多人说,你可把海底捞捧红了,他们应该大大感谢你。
我说:“中央电视台都不能把一个企业捧红,何况我一支笔?你们太高看我了。”
有些人听我这样说,以为我谦虚,总想说服我也写他们的案例。我不敢写,我怕写不红。
海底捞的管理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对管理的认知,也颠覆了我对管理教育的认知。我现在相信管理是教不会和学不来的,它是一种从每个人和每个企业内生的,独一无二的,只对他和他们自己有效,对其他人没效的东西。不仅仅海底捞学不会,每个企业外人都学不会。天下没有两个同样的人,天下也没有两个同样的企业,每个企业都独一无二。
深圳的一个老板告诉我,苹果公司跟他的公司有一个联合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保密严格到,他这个老板进入都要经安检门搜身。为什么?怕暴露绝招。
海底捞这本书的读者至少会去海底捞“学”一次。有人说,盗版与正本的比例至少是四比一。那就是至少有500万人去海底捞“学”过。海底捞是敞开大门(包括厨房)让大家学的,很少有像海底捞这样的企业,竞争对手给贡献了很多营业额。
可是八年过去了,还没有看到海底捞第二。
这实在不是中国餐饮的老板笨,而是管理是学不会的东西。知道了管理学不会,让我很纠结。我在北大整整讲了15年管理,我这是在干什么呢?!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
以下是我被封的文章 ,现在把它们转到此,希望后人能看看当时中国的写作自由。
《疫苗最大的讽刺 》《孩子需要打新冠疫苗吗?》 《2025 年 》 《猪名贵》《流氓也可以做好事》《 美国依然是我心中的灯塔》《你是什么GDP?》《川普眼中的朝鲜战争 》《中国超越美国最佳时机》《纯粹扯犊子! 》《独立思考为什么难? 》《我为什么不看中国历史? 》
以下是我的新冠文章 我从2020年初开始写新冠,没想到一下子写了二年。新冠改变了我熟悉的世界。我要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除了让后人研究时,留下我这个当事人的视角外,更希望同被新冠影响的人,在此一起反思:我们对新冠是不是反应过度了?如是,我们每个人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2022年1月《孩子的事,能糊涂吗?》《 雅典瘟疫的启示》《疫苗最大的讽刺》《群众眼睛白内障》《澳洲人为什么被骗?》《我又想讲课了》 《小德怎么得罪了澳洲》《新年傻B立志》
2021年12月《这个圣诞让人失望》《准备与新冠肉搏》《孩子需要打新冠疫苗吗》《再为墨尔本哭泣》
2021年11月《补补水吧》《这个女孩为啥胆大?》《别轻信医生》《愚人易,醒人难》《我应该打加强针吗》《必须打仗》
2021年10月《中国移民的楷模》《二丫你好》《万一科学又错了!》《有什么难言之隐?》
2021年9月《去你妈的科学!》《澳洲人的难题》《两岸猿声啼不住》《最近新冠有点乱》
2021年8月《有些事藏不住》
2021年7月《被遗忘的瑞典》《你不知道的Delta》《澳洲骑虎难下》
2021年2月《墨尔本的房价为什么比悉尼低?》《谁能笑到最后?》
2021年1月《谁能保证不被阳性?》《我是杠精》
2020年12月《悉尼不是墨尔本,别慌!》《我爱悉尼》《人一天能犯多少个错误?》《谷歌能否辨别真假?》《如何给孩子洗脑?》
2020年11月《这些美国人不是胆大》《愚笨人的问题》《必须公布总死亡人数》《让我恐惧的是人性》
2020年10月《川普凶多吉少》《丰乳翘臀的代价》《他必须死》
2020年9月《福奇有没有可能错?》《我也当网管》《美国口罩竞选》
2020年8月《德国人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