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疫苗的副作用

 今年2月17日,澳洲政府继续建议给5岁以上的孩子打新冠疫苗。注1

我跟女儿说:“尽管你是医生,还是要提醒你,是否给你女儿打疫苗,要慎重考虑。”

我为什么担心?

因为今年1月27日,英国政府宣布不再建议,给50岁以下的健康人打新冠疫苗。注2

英国现在是冬季,为什么不建议给50岁以下的健康人打?

因为新冠疫苗对抗omicron 的效率实在太低,根据英国政府最新的新冠疫苗报告的结论: 注3

“需要给20,600个,40-49岁的人打新冠疫苗,才能减少1个40-49岁的人,因感染新冠住院。”

“需要给35,900个,30-39岁的人打新冠疫苗,才能减少一个30-39岁的人,因感染新冠住院。

........

请看下表,年龄越轻,新冠疫苗效率越低。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奥咪可戎Omicron感染症状太轻,特别是年轻人,不打疫苗也没几个人住院。

英国政府报告白纸黑字说:“新冠疫苗不能防止所有新冠感染的住院和死亡。Omicron传染性很强,很多因其他疾病住院的人也会感染新冠,疫苗不能防止这类住院和死亡。英国Omicron爆发期间,感染率很高,特别是年轻人,但住院病人大多数是75岁以上的人。”

疫苗也是药,是药三分毒。过去二年,西方国家都让人民,快打疫苗,多打疫苗;现在效果出来了——疫苗副作用越来越多。

最有名对mRNA新冠疫苗副作用的研究,2022年发表在美国医学图书馆杂志。

去年九月,这个研究的作者欣喜宣布:“我们的研究终于获得了同行评审(peer review)!”注4



一个研究是否获得同行评审,是判断这个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在发表科学研究比较容易,一些科学杂志的网站甚至允许付费发表。

但要获得同行评审,不太容易。质量不高的研究,很少有同行愿意审阅和评论,因为评审的人不愿意自毁名声。

所以,一项研究通过了同行评审,表明这个研究达到了起码的科学标准。

这个mRNA疫苗副作用的研究之所以影响大,不仅因为它通过了同行评审,它还是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

什么是随机对照试验?

就是主持实验的人闭着眼睛,把参加试验的人分成两组,一组打疫苗,另一组打假疫苗(生理盐水);这两组人都不知道自己打的是真疫苗,还是假疫苗;打完后,主持实验的人开始记录这二组疫苗副作用的反应。

这个关于mRNA 新冠疫苗副作用的研究结论是:

  1. 每662个注射莫德纳 (Moderna )疫苗的人,比同样数量注射假疫苗的多一个严重副作用的人。

  2. 每990个注射辉瑞(pfizer) 疫苗的人,比同样数量注射假疫苗的多一个严重副作用的人。



为什么注射假疫苗的人也有严重副作用?

因为接受真假疫苗的二组人都要正常生活;正常生活就可能感染新冠;有些人感染新冠,症状也很严重。

很多中药至今不被西方承认,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效用,没有经过上面这样的随机对照试验。

什么是疫苗的严重副作用反应?

该研究中有严格的定义,其中包括血凝,心肌炎,心包炎和其他心脏损伤等。

我相信英国停止给50岁以下的健康人打疫苗,除了疫苗效率低外,估计跟疫苗副作用也有关。

为减少1个新冠住院,需要给20,600个人打疫苗;可是给20,600个人打疫苗,却要造成21个严重副作用(20,600/990=21)——药毒大过病!

我不知道澳洲继续建议给5岁以上的人,打新冠疫苗的根据是什么?

然而,英语世界是通着的。尽管澳洲从去年就建议给5岁以上的孩子打新冠疫苗,可是至今澳洲5岁-11岁的孩子,仍有51%没打疫苗。注5

疫苗副作用的研究出来后,澳洲有国会议员站出来,要求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疫苗问题。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当澳洲要求调查疫苗的议员在国会发言时,大多数议员竟然不约而同离开会场——拒绝听关于疫苗副作用的发言!注6

为什么绝大多数议员不想听疫苗副作用?

这些议员肯定都打了疫苗;他们的孩子可能也打了。为什么他们连听一听疫苗反面信息的好奇心都没有?

万一疫苗的副作用是长远的,难道他们都不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伤害的?

拒绝听,莫非他们真知道疫苗这事搞砸了?

如果疫苗真有问题,他们不仅自己稀里糊涂打了,还积极呼吁选民打,这等于“赔了夫人又折兵”?!

炒股亏钱和被骗的人有个共性——都不想谈“走麦城”。

当然,这些议员拒绝听还有另外一个可能——他们知道疫苗副作用的研究不可信,因此不想浪费时间。

如果是这样,他们为什么不把可信的数据和研究拿出来针锋相对?

相反,这些要求调查疫苗的议员越战越勇,面对寥寥无几的议会大厅,他们依然阴阳顿挫的把发言讲完。

不仅如此,他们好像走火入魔了,天天在网上散布疫苗副作用和批评政府不作为。

还有一个事让我纳闷,面对越来越刺耳的疫苗副作用呼声和越来越不积极打疫苗的澳洲民众,澳洲主流媒体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或许,他们跟议员一样,也哑巴吃了黄连?

澳洲新闻界过去两年不遗余力呼吁打疫苗,严厉抨击拒绝打疫苗的人。如果疫苗真有问题,他们也要啪啪打脸。

当然,如果疫苗真有问题,输最多的应该是澳洲医生,因为政府,媒体和公众都是根据他们的专业意见而行事的。

转念一想,不对!医生不可能输,有病不找他们,找谁?

2023年3月1日 

注1https://www.health.gov.au/our-work/covid-19-vaccines/who-can-get-vaccinated/children

注2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covid-19-vaccination-programme-for-2023-jcvi-interim-advice-8-november-2022/jcvi-statement-on-the-covid-19-vaccination-programme-for-2023-8-november-2022

3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131409/appendix-1-of-jcvi-statement-on-2023-covid-19-vaccination-programme-8-november-2022.pdf

注4https://twitter.com/JosephFraiman/status/1565146454745817089?lang=en

注5https://www.health.gov.au/health-alerts/covid-19/case-numbers-and-statistics#covid19-vaccinations

注6https://twitter.com/SenatorRennick/status/1598481912557076481


以下是我被封的文章 ,现在把它们转到此,希望后人能看看当时中国的写作自由。


《没见过这么多违法的人》疫苗最大的讽刺 》《孩子需要打新冠疫苗吗?》  《2025 年 》 《猪名贵》《流氓也可以做好事》《  美国依然是我心中的灯塔》《你是什么GDP?》《川普眼中的朝鲜战争  》《中国超越美国最佳时机》《纯粹扯犊子! 》《独立思考为什么难? 》《我为什么不看中国历史? 



以下是我的新冠文章  我从2020年初开始写新冠,没想到一下子写了二年。新冠改变了我熟悉的世界。我要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除了让后人研究时,留下我这个当事人的视角外,更希望同被新冠影响的人,在此一起反思:我们对新冠是不是反应过度了?如是,我们每个人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2022年1月《孩子的事,能糊涂吗?》 雅典瘟疫的启示《疫苗最大的讽刺》《群众眼睛白内障》《澳洲人为什么被骗?《我又想讲课了》 《小德怎么得罪了澳洲》《新年傻B立志》

2021年12月《这个圣诞让人失望》《准备与新冠肉搏》《孩子需要打新冠疫苗吗》《再为墨尔本哭泣》

2021年11月《补补水吧》《这个女孩为啥胆大?》《别轻信医生》《愚人易,醒人难》《我应该打加强针吗》《必须打仗》

2021年10月《中国移民的楷模》《二丫你好》《万一科学又错了!》《有什么难言之隐?》

2021年9月《去你妈的科学!》《澳洲人的难题》《两岸猿声啼不住》《最近新冠有点乱》

2021年8月《有些事藏不住》

2021年7月《被遗忘的瑞典》《你不知道的Delta》《澳洲骑虎难下》

2021年2月《墨尔本的房价为什么比悉尼低?》《谁能笑到最后?》

2021年1月《谁能保证不被阳性?》《我是杠精》

2020年12月《悉尼不是墨尔本,别慌!》《我爱悉尼》《人一天能犯多少个错误?》《谷歌能否辨别真假?》《如何给孩子洗脑?》

2020年11月《这些美国人不是胆大》《愚笨人的问题》《必须公布总死亡人数》《让我恐惧的是人性》

2020年10月《川普凶多吉少》《丰乳翘臀的代价》《他必须死》

2020年9月《福奇有没有可能错?》《我也当网管》《美国口罩竞选》